2019年12月17日,宇宙特展《星球奇境》登陸廣東科學中心,展出時間:2019年12月17日-2020年5月24日,參觀票價參考>>>廣東科學中心票制票價,現場360°環繞星球影院、原版復制的國際空間站、可觸摸的宇宙飛船材料、火箭發射模擬裝置、交互式投影,讓你投身在宇宙翱翔,探訪不同星球,建議科幻迷和有小孩子的家長們可以去參觀,一睹為快。
本文就此次特展中使用了那些多媒體技術進行講解,方便不能去現場觀展,可以先了解下,建議還是去現場看,互動體驗大于閱讀此文。
1、全息星球影院
據悉,展覽為觀眾定制了一個360度環幕,2.6米高的球幕,8.1環繞聲的太空影院,給觀眾帶來全動態、全浸沒式體驗。影院環形裝置26架超高清投影,實景無間斷變換著NASA太陽動力學天文臺、各大行星飛行器和探測器所拍攝的宇宙實景圖像,模擬一次從地球穿越太陽系的星際旅程,觀眾在宇宙飛船和探測器的帶領下,從地球開始探訪太陽系中行星,在全動態、全浸沒式的裸眼觀看體驗中,30分鐘“遨游”300億公里的太陽系奇觀。
2、九大行星教育臺
關于八大行星和冥王星的秘密,都藏在這九臺機器里。360°全息投影和全屏面板,讓我們能輕松操控每一只行星,從不同角度觀察每一顆行星放大、縮小變化的過程。并且屏幕上還有關于每顆行星及其航天飛行器,探測器的趣味解答。
3、重力互動
這個裝置能直觀地讓人感受到不同行星上的引力對物體的影響。同一個重4.5公斤的袋子,在不同的星球上,時而“身輕如燕”,時而“重如泰山”。
4、漫步行星
利用AR技術,穿上自己最中意的太空服,登錄自己最愛的行星開始漫步,即使你開跳“野狼disco”,電腦也能完美的追蹤你的移動軌跡。屏幕上還顯示有此刻你與地球的距離,以及當前星球的信息。
5、火箭發射模擬裝置、交互式投影
在火箭發射模擬裝置中組裝火箭部件、加注火箭燃料、控制飛行方向,然后,發射火箭升空!通過豐富的互動裝置模擬太陽系探索,重返獵戶座、AR互動漫步行星,或者發射小火箭、建設自己的火星殖民地等。
本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即刪。
簡介: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館址設在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堂)內,全館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400平方米,由幾個四合院將大小19座建筑聯為一體,形成以中軸為主線,東西配殿,外設廂房的嚴謹對稱布局,具有嶺南建筑的鮮明特點。因此,人們概括為"深三進,廣五間,九堂六院"。
疫情的出現,也滋生了很多直播線上平臺,例如博物館開通了線上展廳,供用戶隨時隨地都可以線上瀏覽,近日,羅源民族文化數字云平臺18日上線待在家里,輕點手機就可“游覽”羅源畬族文化民俗小鎮,5000多平方米的民族文化展廳通過VR技術呈現在“云端”,畬家特產網上下單送貨到家,利用“民族+ 5G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打造“線上VR展廳+線下實景+電商帶貨”新模式的民族文化、經濟數字平臺。
12月4日上午,漯河市舉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展廳揭牌儀式。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展廳揭牌投用,既是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一項重要舉措,也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平臺。
受近期上海及全國各地疫情變化影響,為服從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切實保障各位參展商、觀眾以及廣大與會業界同仁的切身利益和身體健康,中國環博會主辦單位經研判,決定將原定于4月20-22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第23屆中國環博會延期舉辦,展會最新舉辦時間將另行通知。
近日,獨具特色的福彩票面展廳在我省完成布展并正式投入使用,這是浙江福彩文化展館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海關博物館廣州分館位于廣州市沿江西路29號、粵海關舊址“大鐘樓”內。博物館接收、保管來自全國的藏品六千多件,目前展出近千件,其中包括1878年我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李鴻章題寫的“津海新關”牌匾、毛主席親筆簽發的新中國第一任海關總署署長孔原的任命書等珍貴的文物。以珍貴的實物和翔實的史料,綜合運用傳統陳列方式和現代科技手段,展示了中國海關的發展歷史和建設成就。
2022年中國(西部)表面工程博覽會CCSEE由成都新中聯展覽有限公司舉辦,舉辦周期為:一年一屆,本屆展會將在2022年03月31日舉辦,展會地點中國-四川-成都市世紀城路198號-成都世紀新城國際會展中心,展會預計展覽面積達到10000平米,參展觀眾數量達到12000人,參展商數量及參展品牌達到200家。
CNIBF 一直致力于為電池行業發展提供最好的平臺,打造全球最好的電池展會,主辦方已與美國、德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商會等達成合作共識,共同提高CNIBF 2014的國際知名度及影響力。
由于疫情的到來,很多展覽性場所不能線下參觀,進而推出線上全景瀏覽,尤其是大型的博物館、藝術館等,近來疫情期間景寧縣畬族博物館“閉館不斷網”,升級打造“畬族博物館網上展廳”,市民不用出門就能在博物館微信公眾號上直接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