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展廳是疫情期間比較熱門的詞,畢竟很多博物館、陳列館等都不能去參觀瀏覽,今年的廣交會都是線上舉辦,那么云展廳就是企業線下的實體展廳,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和技術搬到網上一種形式,5月25日,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青島餑餑榼子博物館云展廳正式上線,因疫情關閉的博物館通過云端展覽的新面貌向公眾開放,采用這種方式,讓更多想參觀青島餑餑榼子博物館有了更多方式。
青島餑餑榼子博物館
青島餑餑榼子博物館云展廳設有“場景”、“源流”、“產地”、“民俗”、“文創產品”五大板塊,跟隨引導選擇場景,點擊相應的區域,就能看到展廳全貌和每一件榼子的詳細介紹。在“博物館文創產品”板塊里,根據場景轉換,能看到餑餑榼子的制作工藝,以及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師生進行非遺工藝傳承等。讓觀眾們坐在家中,足不出戶賞文物,以“云參觀”“云刷館”的方式體驗和享受文化生活。
隨著5G技術的廣泛應用,虛擬數字展館將成為熱點趨勢,學院青島餑餑磕子博物館云展廳數字化建設將陸續完善,通過動作捕捉、互動參與等技術相結合,使虛擬數字展館更加人性化、前沿化,服務于更多的觀眾群體。
青島餑餑榼子博物館是學院和青島市手工藝協會聯合籌建,是省內唯一關于面食模具的專業博物館,獲評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集收藏、展示、研究、制作、體驗、傳承、文創于一體,收錄了元、明、清、民國和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近400件餑餑榼子精品進行展覽。
青島餑餑榼子博物館云展廳網址:http://yishu.qchm.edu.cn/5694/list.htm 本文來源: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官方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青云書院藝術館又名梁氏千乘侯祠。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清康熙四十年建成,是當時廣州府、肇慶府的梁姓宗族共同合資建造的合族祠,為參與建祠的梁姓宗族子弟到廣州城參加科舉考試、辦理訴訟、繳納賦稅等事務時提供居所。2009年因廣州舉辦亞運會的契機,青云書院得以修葺一新,重見天日,并定位為展覽用途。目前人們看到,在周邊商業店鋪林立下,古書院的青磚墻、蝸耳屋、博古脊、青云巷、滿洲窗等各種嶺南建筑元素交織在一起,顯得更為特立獨行。
蒼南首個核電特色展廳-“綠能小鎮展廳”正式開館了,在展廳你可以找到“浙江三澳核電項目如何落地? 蒼南綠能小鎮整體規劃是什么樣? 有著怎么樣的發展歷程? 如何打造全國綠色能源示范基地? ”。
2025年上海國際孕嬰童展覽會(CBME),展會時間:2025年07月16日~07月18日
華為,毫無疑問是近幾年來國內最具盛名和最成功的公司,華為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而這樣子的國際行業巨頭華為有個著名的“銷售三板斧”打法,一看展館、二看實驗、三看現場會,通常情況下世界各地再牛的客戶經過華為這“三看”后基本就爽快簽約了!
說到昆明,人們第一反應是四季如春,而四季如春進而聯想到鮮花,對于昆明來說,鮮花不僅僅是主要特色產品之一,也是其產業之一,而鮮花與展廳的相結合,也能打造不一樣的銷售渠道,近日,晉寧區人民政府聯合同德昆明廣場設置“我愛昆明·花香晉寧”晉寧花卉綠色通道,助力晉寧花卉企業找到多樣化銷售及展示渠道。
傳承中華名族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弘揚和培育地方特色文化是紀念館文化建設的生命工程,7月3日,瑤海區明光路街道全椒路社區精心打造的“雷鋒文化展覽館”正式對外開放。
“須彌福壽——當扎什倫布寺遇上紫禁城”展開幕式12月8日在故宮博物院午門舉辦,同時拉開了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系列活動的序幕。這是故宮博物院建院以來首次舉辦以歷代班禪及宮廷佛教藝術為主題的專題展覽。
近幾年,國家的重視和相關政策的推出,加深了人們對環保意識,而科普展館的出現,開展科普宣傳工作,既能夠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又能夠較好地影響到科普宣傳參與者,而科普場館是科普宣傳工作的重要資源,務必要采取多種措施來發揮科普場館在科普宣傳中主陣地作用。
據涂料工業協會官方報道:由于近期國內多個地區新增新冠肺炎疫情本土病例,為積極響應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嘉賓、參展商和觀眾的安全與健康,保證展會效果,根據疫情防疫要求,原定于2021年10月8日-10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2021中國國際涂料博覽會暨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涂料展覽會”將延期至2022年8月舉辦。請知悉!